English

给您提个醒

2001-03-14 来源:中华读书报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编辑部 傅德本 我有话说

读了吴小如先生的《书报校对质量堪忧》一文(《中华读书报》2001年2月7日)颇多感悟。要减少出版物的差错,除了常抓不懈,还需要综合治理。

出版物上出现了差错,白纸黑字摆在那儿,一般人们马上就会联想到这是出版部门、编校人员的过失,是校对问题。这是很自然的,也是无可非议的。但问题并不是那么简单。只要稍加分析就可以明白,那文字差错的源头,一般并不在编校人员。不难看出,出版物上文字差错的源头,一是作者的原稿;二是印刷厂打印排版(若作者交软盘还没有这一环节);编校人员把正确的字改成错别字的情况还是很少的。编校人员(包括主编)的责任在于查出这些错误并把它改正,即在于“堵”。他们的疏漏或失职就在于没有堵住。而且由于编校工作要在一个相对有限的时间内完成(尤其是日报或月刊等),所以它是一件十分艰巨而又责任重大的工作。于是就会出现这样的情况,你改正了一百个差错,可能是没有人知道的,但你放跑了一个差错,那可就是你的错了。编校人员需要不断提高素质,增强责任心才能做好这一工作。

说到这里,人们不难推论,作为出版物差错的一个根源,作者的写作是负有重要责任的。

对现时作者的写作心态自然不好一概而论,他们掌握和运用文字的能力也且不说了,单说有的作者写作(或打印)时是否细心就是很成问题的。尤其是现在的电脑写作,有的作者或刚刚“脱盲”,或粗心大意,往往是怎么方便怎么来,字由机“出”,信马由缰,标点一逗到底,或不分段,或乱提行……稿件出手前也不检查、校对,心里想的是交给编辑去看吧。面对这样的稿件,编辑部也就成了“社会语言文字诊所”了。举例来说吧,“普京”用成“普金”,“胡长清”成了“胡长青”,叫人难以辨认,不改还不行。“爱因斯坦”打成“爱因斯埋”,“洛杉矶”成了“洛衫矶”,会让人哭笑不得。“隐性”错成“陷性”,“泪汪汪”成了“泪注注”更让人一头雾水。

由于作者书写潦草或打印混乱,编辑也就练成了猜“谜”高手。原稿上的错误太多,若编校人员在有限的时间里没有把它们发现和排除掉,当然就会“横空出世”,奔读者而去了。许多错误明眼人一看就知道并不是作者的知识性错误,也不是作者故意为之,但实实在在地就成了出版物差错的根源。

所以,为了减少出版物的差错,应该提醒作者:你就是文章的第一个校对者。细心些,再细心些,这是对自己负责,对社会负责,也是对编辑和读者的尊重!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